2000FUN論壇
標題:
尼泊爾:能觸摸天空的土地
[打印本頁]
作者:
cychance
時間:
12-9-7 10:51 PM
標題:
尼泊爾:能觸摸天空的土地
從成都飛抵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只用2.5個小時,
當年,這是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到達的西天凈土。
中尼之間有著上千年友好交往的歷史。
晉代高僧
法顯
、唐代高僧
玄奘
曾到過佛祖
釋迦牟尼
誕生地
蘭毗尼
(位於尼泊爾南部)。
唐朝時,尼泊爾公主
尺真
與
吐蕃
贊普
松贊幹布
聯姻。
元朝
時,尼著名工藝家
阿尼哥
曾來華監造
北京白塔寺
。
當國航客機在飛行於成都至加德滿都旅途中,
我透過舷窗望著下面神密而又陌生的陽光下閃著銀光的皚皚雪山,
想從中找到那條佛教東傳的道路,想像當年釋迦牟尼的弟子們,
背負佛經,從這裏跨過喜馬拉雅山,越過青藏高原,進入中國進行佛法傳播的身影。
就是這批人從兩漢始至盛唐,竟使得生活在盛極一時的東土大唐的和尚們身在福中不知福,
把這片被雪域高原阻隔的不毛之地當作了西天聖地,頂禮膜拜,如醉如癡,
以至演繹出像唐玄奘不辭勞苦,遠涉萬裏感天動地的取經故事。
尼泊爾是南亞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一個內陸深山的小王國,位於中國和印度兩大國之間。
國土形狀略呈長方形,長約800公裏,寬約90至220公裏,總面積 147181平方公裏。
在如此狹窄的狹長形的國土內,地勢可謂變化萬千。
從北邊海拔8000多公尺的世界屋脊,到南部臺拉河 (Terai)接近海平面的70公尺的谷地平原,
遞降不可說不急劇,這也造成了尼泊爾多姿多采的氣候和自然美景。
除了南部與印度邊界地區狹長的平原,和一些散布在中部氣候溫和的谷地外,
尼泊爾幾乎全都是高山與丘陵,而且地勢崎嶇,層巒深谷相間,
高度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土地,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一,
而世界十大高山,竟有八座位於尼泊爾境內,
故被稱譽為「喜馬拉雅山王國」實不為過。
全世界最高的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峰中的8座。
即:薩加瑪塔峰(Sagarmatha,即珠穆朗瑪峰)、
幹城章嘉峰
(Kanchenjunga)、
洛子峰
(Lhotse)、
馬卡魯峰
(Makalu)、
卓奧友峰
(Cho Oyu)、
道拉吉利峰
(Dhaulagiri)、
馬納斯魯峰
(Manaslu)和
安納普爾那峰
(AnnapurnaI)。
搭機飛往尼泊爾的人們都會為底下那片土地訝異不已。
往南眺望,是臺拉河(Terai)低地平坦、星羅棋布的平原;有層層森林蓋著的西瓦裏克 (Siwalik)丘陵;
摩哈哈拉山脈(Mahabharat)陡峭的山巖;喜馬拉雅山脈被湍急的河川所削成的深陷峽谷;
而北方的喜馬拉雅山高聳入雲霄更令人贊嘆不已。
換個角度來看還是驚訝不已。
宗教實實在在已經成為了尼泊爾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到尼泊爾旅遊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無所不在的宗教信仰,
印度教的神話故事會徹底豐富妳我的想象力。
印度教從恒河流域發展,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雖然稱之為印度教(Hinduism),可不是只有印度人信奉,
而是擴及至整個恒河流域,
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等地。
除了印度教,尼泊爾也流行佛教。
90%的尼泊爾人信奉印度教,8%信奉佛教。
印度教也是尼泊爾的國教。
但事實上,大部分的尼泊爾人,既信印度教又信佛教,
因為從古早以前,印度教和佛教即與密宗交織混合,演變成另創一格的宗教,
造就了尼泊爾今日獨特的宗教儀式、神明和節慶,
其數目之多、差異之大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印度教容許教徒選擇自己愛好的信仰儀式,
故此尼泊爾的印度教湊集了佛教,
而佛教也包涵了西藏苯教和密宗,
形成尼泊爾國有多達2,200萬位的神明,比尼國人口還多。
而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諸多神祇中,有些外貌猙獰恐怖,
殘忍嗜血;有些則終日交歡,荒唐淫蕩。
原來所有尼泊爾的宗教、都受到密宗極大的影窖,
牠在中古時期擴充了印度教的神明、祭儀和典禮的領域,
而且也替當時的思辨哲學和瑜珈儀式註入了新的元素。
在尼泊爾,人們每天的例行公事之一,
便是借著宗教儀式來獲得心靈的寧靜,或表示服從神旨。
每個人似乎都有他自己的方式來參與神的世界,
而一般民眾常常拘泥於形式,以不斷重復的手勢來表達內心的崇敬。
由於這種膜拜的形式,可以激發他們內心強烈的人性尊嚴感,
所以在這個普遍信神的社會裏,膜拜的形式因而更為盛行。
尼泊爾的寺廟。
尼泊爾的寺廟。
尼泊爾的寺廟。
尼泊爾的寺廟。
尼泊爾的寺廟。
寺廟中的白塔。
寺廟設施似乎有了情況。
寺廟林立。
歡迎光臨 2000FUN論壇 (https://www.2000f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