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FUN論壇

 

 

搜索
2000FUN論壇 綜合論壇 動物新聞錄 2009最佳生物顯微照片揭曉:水蚤微觀照居首(圖) ...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查看: 4078|回覆: 0
go

[國際] 2009最佳生物顯微照片揭曉:水蚤微觀照居首(圖)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UID
687035 
帖子
5970 
積分
6974 
Good
73  
註冊時間
06-7-6 
在線時間
3087 小時 

十週年勳章(賀詞)

1#
發表於 09-11-21 12:48 PM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2009年11月21日 08:20   來源:新浪

   據國外媒體報道,2008年奧林巴斯生物數字(Olympus BioScapes)顯微攝影大賽于日前揭曉。來自德國的作品“水蚤”奪冠,展示了水蚤的部分內部組織和外骨骼結構。

    以下為本次大賽的前十名獲獎作品:

    1.水蚤



    水蚤


    水蚤有像梳子一樣的冠狀物(頭部位置綠色的尖刺狀結構),看見它們,捕食者便沒了胃口。尖刺冠狀物直徑約為200微米,出現于可感受鱟蟲釋放的化學信號的水蚤後代。德國基爾大學的詹·米歇爾斯(JanMichels)利用共焦鐳射掃描顯微技術製作出這張照片。該作品獲得了2009年奧林巴斯國際生物數字顯微攝影大賽的一等獎。令外骨骼綠色熒光褪色的染料和水蚤自身一些內部組織(包括變成藍色和紅色的複眼)的熒光暴露在顯微鏡的鐳射光線下,生成了這樣一幅光彩陸離的景象。

    2.聯會複合體




    聯會複合體


    玉米芯出現在這張正經受減數分裂(細胞分裂的一種)的植物細胞核的特寫中。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雷切爾·王(Rachel Wang)博士利用三維結構照明顯微技術,製作出聯會複合體(synaptonemalcomplex)部分片段的高清圖像:兩個蛋白質鏈平行排列,相隔不到200奈米,在減數分裂期間為染色體提供結構支援。這項新技術共揭示了10個這樣的反常螺旋結構,技術人員採用數字手段對每一個著色,以便將它們一個個區分開來。

    3.水藻的性活動




    水藻的性活動


    這個著名的微小物體被用於所有的教科書上,展現低等生物體的性活動。這表明,即便是結構簡單的水藻,同樣在性方面也有其吸引力。“雄性”細胞在穿過細小的受精管時樣子看上去像是變形蟲。“雌性”細胞(配偶子)已在它們之間形成。細胞質充滿了液泡,液泡越變越大,從配偶子釋放出含水物質,令兩個匯在一起的原生質體縮小變成緊湊的休眠孢子。成熟以後,這個二倍體細胞可以經受漫長、劇烈的壓力(如乾旱),然後經過減數分裂,變成新的一代。這個圖像是由傑裏米·皮克特-赫普斯(JeremyPickett-Heaps)製作完成的。

    4.水藻




    水藻


    優質水藻展現令其內部顯現紅色的天然色素——蝦青素。水藻每一個都是直徑約為40微米的單細胞。由這種藻類細胞生成的蝦青素被用於製作橙紅色的顏色。美國華盛頓州伊薩誇市專業攝影師查爾斯·克萊布斯(CharlesKrebs)利用相襯顯微鏡技術,捕捉到取自室外池塘的水藻樣本的照片。

    5.柱形鼓藻




    柱形鼓藻


    戴維·德莫斯基(David Domozych)先用微管毒劑對單細胞柱形鼓藻(Penium)進行處理,接著又用抗體JIM5將其標注出來。


6.僧帽水母觸須




    僧帽水母觸須


    僧帽水母的死亡觸須看上去像是嬌弱的紅色緞帶,而緞帶的珠鏈(每個直徑約為300微米)卻充滿毒素,遇到獵物或無意中與人類接觸時,毒素便會釋放出來。巴西聖保羅大學的艾爾瓦羅·米格托(Alvaro E.Migotto)從該大學海洋生物學研究中心附近的小河中找到了僧帽水母,隨即便用顯微鏡拍下這張照片。在此圖中,令僧帽水母觸須彈性十足的肌肉束看上去像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白線。

    7.斑馬魚幼體軸突




    斑馬魚幼體軸突


    覆蓋于三天大斑馬魚幼體尾巴的感覺軸突。阿爾伯特·潘(Albert Pan)用紅色、青色和黃色熒光蛋白將軸突標注出來。

    8.擬南芥花




    擬南芥花


    海蒂·帕維斯(Heiti Paves)用顯微技術製作的擬南芥花的照片。

    9.鮭魚幼體




    鮭魚幼體


    鮭魚胚胎存活時間很長,最終讓曼荷蓮女子學院的學生哈魯卡·福基瑪基(HarukaFujimaki)拍下了這張照片。作為馬薩諸塞州西部大西洋鮭恢復計劃的一部分,福基瑪基飼養了一些鮭魚。一天,她採用明視場光學技術捕捉到大西洋鮭幼體的照片。三個幼體剛剛孵化,還同卵黃囊連在一起以吸取營養。它們的眼睛直徑約為2毫米。

    10.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皮膚細胞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皮膚細胞


    經過特殊處理,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的皮膚細胞變成了幹細胞,接著幹細胞又分化為運動神經元,即引發這種疾病的細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吉斯特·克羅夫特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醫療計劃的馬肯茲·威甘特(MackenzieWeygandt)利用反向熒光顯微鏡拍下了運動神經元寬25微米的細胞核(綠色)及其長長的連接纖維(即軸突,紅色),以便用健康細胞同病變細胞進行比較。(孝文)

(責任編輯:杜佳)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免費註冊

聯絡我們|Archiver| 2000FUN論壇

SERVER: 2 GMT+8, 25-5-13 11:11 PM , Processed in 0.0270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Sponsor:工作間 , 網頁寄存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