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英薈司州 蜀軍突擊破弘農
國戰前言: 承上次國戰,幾乎全個地圖都歸我吳國所有:北揚州、司州、青州、豫州、兗州及黃巾地區,均見藍色孫吳旗幟。實在可喜可賀。至於得《末日貴族》投誠之魏國實力得以提升,加上魏國將士亦非泛泛之輩,預料會是吳爭霸的絆腳石。而《末日貴族》轉魏無疑是對蜀國的一大打擊,蜀國會否就一沉不起,讓吳魏成為主導? 國戰過程: 20:00-21:00: 開戰初段,蜀線正規軍依舊由《皇者》、《獨酌》、《蒼天乩亂》、《戰神軍》及《TitanLegion》等團組成。從雎陵出發,兵分兩路。一路人馬如《TitanLegion》、《戰神軍》等團直上北海,另一路人馬包括《皇者》、《獨酌》、《蒼天乩亂》等團收復武原等地。吳軍戰力勝蜀軍一籌,加上北海被吳軍突襲,蜀軍為免青州失守,將主力移師到青州防守,徐州難免落入我孫吳軍手中。 正當快要攻下青州時,負責防守司州的《榮耀》、《牛b團》、《革命》及《暗魂殿》等團防守開始有壓力,防線一度出現漏洞。官渡被魏國軍團《刈》、《末日貴族》等團強攻,吳軍拼命於官渡抵抗。正當吳軍與魏軍於官渡打得正激烈,《君臨天下》快速突入司州重鎮宛城,不消一會兒,宛城高掛紅色旗幟。打破已往的習慣:「得官渡則得宛,失官渡則失宛」,現在是官未失宛先失… 蜀線正規軍毅然放棄攻下青州的機會,選擇回司州協助陷於苦戰的吳國將士,此時吳軍主力集中於魯陽準備反擊。魏軍開始不敵,官渡、宛城都先後被吳軍回收,司州危機得以解除。 司州危機化解之後,蜀軍主力軍團如:《天上人間》、《聚義堂》隨則突襲北揚州,吳軍精銳部隊如《佔地為王》、《獨酌》等團回師北揚州抗擊蜀軍。《佔地為王》成功攻下石亭,《獨酌》則守住北揚州重鎮壽春。 戰線轉移到豫州,《TitanLegion》、《蒼天乩亂》、《暗魂殿》、《神話》及《牛b團》由汝陰一路攻上中牟等地。大軍到剛路到中牟時沒有遇到太大抵抗,但當攻打豫州要地陳留時,魏軍早以於陳留佈下防線,吳軍難以把藍色旗幟掛上陳留城。 21:00-22:00: 魏軍的防守讓吳軍未能嘗到成功的滋味,此時魏軍突然反擊,吳軍戰力則分散於豫州各地。魏國軍團《天下布武》偷襲譙城。譙城只有《TitanLegion》、《神話》等團守備,戰力不及《天下布武》。魏軍攻下譙城後向兩邊伸延,下至汝南,上到陳留。由守備吳軍戰力分散,未能有效組織,結果豫州失守。隨著豫州的失守,第二次的司州領土較量正式展開。 被送回陣地的吳軍要到司州支援需要一段時間,而其它戰線的吳軍勇士於魏軍發動攻勢前未能趕到。所以只有《蒼天乩亂》、《榮耀》等團以寡擊眾,和魏軍決戰。寡擊眾,當然是對吳軍不利,官渡、宛城先後失守。蜀國見吳魏大戰,當然想分一杯羹。蜀國軍團《絕》偷襲官渡港由水路攻打滎陽,入主司州。 吳軍四處分身不暇,又要應付魏軍主力,結果兵敗如山倒,司州戰線完全失控,一路潰敗至弘農。但此時勝利的曙光終於出現在吳軍面前,四方八面來支援的吳軍結合於弘農。吳軍得以有效重整,戰力極度集中,逾半吳國軍力同心守備司州,《皇者》、《獨酌》、《蒼天乩亂》、《TitanLegion》、《榮耀》、《牛b團》、《革命》、《神話》、《星月盟》、《不敗神兵》、《戰神軍》及《皇者再現》等團開始反擊魏軍。滎陽、宛等地先後成為吳地。 國戰進入最後階段,正當吳軍想攻出司州時,蜀國軍團《絕》偷襲弘農,魏軍亦已緊密防守應付吳軍的攻勢,吳軍未能攻破魏軍的銅牆鐵壁。至於弘農方面,蜀軍再投入一批兵將加強防守,致吳軍快速回擊弘農未能得手,而各地戰線都沒太大變化,國戰隨之而結束。 個人感想: 是次國戰,吳國未能重演上次佳績,但都能保持一定的領土,但本人有少許意見給吳國。按照過往的經驗,魏和蜀都風光一時,但之後便會漸漸走下坡。例如魏國曾經以一國之力抗擊吳蜀,但隨著一些原因如:國家不團結、軍團間的衝突、要平衡三國令到一些軍團轉國,令強盛的一方轉弱。 現在的吳國,沒錯是強大,但相信內部一些軍團有想過轉國。魏蜀做主導,然後到三國平衡一段時間,接著就是吳的強大,一國抗衡兩國,現在到吳魏主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吳國會有一些主力軍團轉到蜀魏兩國,吳國的強盛時期便會結束… 屆時可能又會重演吳軍慘敗的下場。忠言逆耳,本人當然不想吳國末落,但希望吳國內部回復當年的精神。就算被滅國,也不會輕易低頭! 群英 吳 - 《蒼天乩亂》 冥邪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