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FUN論壇

 

 

搜索
2000FUN論壇 綜合論壇 靈異鬼怪區 60萬條人命只值4.7億美元
查看: 3972|回覆: 3
go

60萬條人命只值4.7億美元 [複製鏈接]

Rank: 1

UID
2161310 
帖子
9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11-11-25 
在線時間
0 小時 
1#
發表於 11-11-25 10:46 PM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博帕爾毒氣事件25年後8被告終獲刑2年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0-06/08/content_847492.htm




綜合新華社報道 經過冗長的23年審理,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地方法院7日終於作出裁決,判定8名被告在25年前的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中有罪並判處他們有期徒刑兩年。1984年12月3日的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造成兩萬人死亡,為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工業災難之一。
  交3700元
  可獲保釋
  《印度時報》報道,博帕爾地方法院宣布,8名被告在25年前的毒氣泄漏災難中犯有疏忽導致死亡等罪。
  在被宣布有罪的8名被告中,包括當時發生毒氣泄漏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UCIL)在博帕爾工廠的董事長馬欣德拉和其他幾名管理人員。馬欣德拉如今已經85歲高齡,其中1名被告已經死亡,而潛逃中的聯合碳化物公司前董事長沃倫·安德森至今杳無音信。
  根據成立的罪名,這些已經七八十歲高齡的罪人們面臨的只是最高兩年的監禁,並且允許保釋出獄,保釋金額僅為每人2.5萬盧比(約合3700元人民幣)。另外,法院的判決還包括被告們各自罰款10萬盧比(約合1.5萬元人民幣),而已經不存在的UCIL罰款50萬盧比(約合7.2萬元人民幣)。
  有專家批評,法院不過是企圖結束這一馬拉松審理快速結案。印度中央調查局花了整整3年才完成起訴書,卻被人指責其中指控虛弱無力。
  幸存者憤怒
  “我要他們被判處死刑”
  據《印度快報》7日報道,宣判結果讓法院外聚集的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受害者代表以及人權活動家悲憤不已,他們宣稱要到最高法院上訴,要求對被告們下達更嚴厲的懲罰。但媒體指出,上訴程序或許更加冗長。
  “這對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的受害者來說是黑暗的一天,”有受害者代表失望地說,“他們必須受到懲罰,我們中多少人從來沒有獲得過賠償”。
  有憤怒的幸存者高呼“吊死罪人”。“判決太輕了!”75歲的幸存者普拉薩德說,“我失去了我的兒子、我的弟弟、我的父親!至今我還在做噩夢。”
  28歲的哈密達·比是毒氣泄漏事件的幸存者之一,事故發生時他還只是一個11個月大的嬰兒。他表示:“我要被告們為對我們造成的無止境悲劇被判處死刑。”
  “我們准備了被告們的雕像,在不同的廣場一遍一遍把‘他們’吊死。”另一幸存者山姆沙德說。她在那場事故中失去了5歲的兒子和婆婆。
  責任人今何在?
  肇事公司被收購
  2001年,UCIL被道爾化學公司所收購,後者指出博帕爾一案早在1989年UCIL賠償印度政府4.7億美元賠償費後已了結,此案的“剩余責任”應由當地政府背負,與道爾化學公司再無瓜葛。
  負責人住在紐約
  去年7月,審理此案的同一法庭曾向安德森發出逮捕令,並要求印度政府向美方施壓,將安德森引渡回印度。事故發生後,安德森一度被捕,但他很快就獲保釋,並迅速逃離印度,目前定居在紐約。
  背景
  恐怖的博帕爾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爾開辦的一家農藥廠發生一起嚴重的毒氣泄漏事故,40噸氰化物異氰酸甲酯在凌晨因工人操作失誤發生泄漏,給當地造成巨大災難。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4000人因這起事故立即死亡,在接下來數周乃至數年又有1.5萬人喪生。然而,當地人堅持,實際死亡人數是政府公布人數的兩倍。印度政府估計,博帕爾地區有近100萬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現時當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兒童夭折率,仍然因這些災難遠比其他印度城市為高。
  博帕爾8罪人
  UCIL前董事長沃倫·安德森(Warren Anderson)
  UCIL印度分公司前董事長馬欣德拉(Mahindra)
  UCIL常務董事維賈伊·戈卡萊(Vijay Gokhle)
  UCIL副董事長卡姆達(Kishore Kamdar)
  UCIL在博帕爾工廠廠長慕坎德(J N Mukund)
  生產經理喬德裡(S P Choudhary)
  工廠主管謝提(K V Shetty)
  值班工頭裘希(S I Quershi)

(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金羊網 -- 新快報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6/07/c_12192978.htm


2010年06月07日 17:11:1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孟買6月7日電(記者聶雲)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地方法院7日作出裁決,判定8名被告在25年前的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中有罪。
    據印度媒體報道,博帕爾地方法院宣布,8名被告在25年前的毒氣泄漏災難中犯有疏忽導致死亡等罪。在被宣布有罪的8名被告中,包括當時發生毒氣泄漏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爾工廠的董事長馬欣德拉和其他幾名管理人員。其中1名被告已經死亡。
    1984年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爾開辦的一家農藥廠發生一起嚴重的毒氣泄漏事故,給當地造成巨大災難。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這起事故共造成1.5萬多人死亡。印度政府估計,博帕爾地區有近100萬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事後,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向印度政府支付了4.7億美元的賠償費。





http://news.sohu.com/20100608/n272630559.shtml
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案25年後宣判 家屬抗議

毒死近60萬人,最高僅判刑2年
  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案25年後宣判,美方被告從未露面,幸存者家屬抗議判決太輕太晚
  印度一家地方法院7日對1984年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做出了姍姍來遲的判決,美國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的7名印度籍高管當天被裁定因玩忽職守導致他人死亡,各自將面臨最高兩年的有期徒刑。
  當天,數百名幸存者家屬和環保人士聚集在法院周圍,抗議法院對這起20世紀最嚴重工業災難肇事者的判決太輕太晚。
  據新華社、《中國日報》報道
  [數字]
  直接致死:2.5萬人
  間接致死:55萬人
  永久殘廢:20多萬人
  最嚴重工業災難
  1969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爾市北郊建立了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專門生產滴滅威、西維因等殺蟲劑。這些產品的化學原料是一種叫異氰酸甲酯(MIC)的劇毒氣體。1984年12月3日凌晨,這家工廠儲存液態異氰酸甲酯的鋼罐發生爆炸,40噸毒氣很快泄漏,引發了20世紀最著名的一場災難。
  根據印度政府公布的數字,在毒氣泄漏後的頭3天,當地有3500人死亡。不過,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的獨立數據顯示,死亡人數在前3天其實已經達到8000至1萬之間,此後多年裡又有2.5萬人因為毒氣引發的後遺症死亡。還有10萬當時生活在爆炸工廠附近的居民患病,3萬人生活在飲用水被毒氣污染的地區。
  據信,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迄今陸續致使超過55萬人死於和化學中毒有關的肺癌、腎衰竭、肝病等疾病,20多萬博帕爾居民永久殘廢,當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兒童夭折率也因為這次災難遠比印度其它城市高。博帕爾毒氣泄漏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工業災難之一。
  25年後才判決
  印度中央調查局在災難發生後曾對12名相關人士提出指控,包括美國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時任首席執行官沃倫·安德森和公司的8名印度籍高管以及公司本身和旗下的兩家小公司。
  德新社報道,共有12名法官審理這一案件。法官聽取178名目擊者證詞,審查超過3000份文件後作出這一判決。8名涉案人員因“玩忽職守”獲罪。印度中央邦博帕爾市法院負責本案的首席法官莫漢·蒂瓦裡說:“8人均有罪。”
  由於一名遭到起訴的印度高管已經死亡,這家法院7日以玩忽職守致他人死亡判決余下7名印度籍高管有罪,但沒有立即宣布量刑。這7名被告包括當時的印方主席克沙布·馬欣德拉,很多人已經是70多歲,按照這項罪名,他們最多將被判處兩年監禁。
  毒氣泄漏事件的幸存者和家屬以及當地的活動家7日早早聚集到法院周圍,舉著橫幅抗議對肇事者的懲罰太輕太晚。由於做出有罪判決的是印度的一家地方法院,被告還有權向高一級法院提出上訴。“博帕爾毒氣泄漏受害者抗爭”組織的卡爾尼克無奈地說:“即使最後被判定有罪,2年的監禁又能代表什麼,再說他們還可以上訴。”“只有當有罪的公司和個人得到足夠的懲罰,才能實現公平公正。”
瀟湘晨報

Rank: 1

UID
2136730 
帖子
149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11-10-7 
在線時間
0 小時 
2#
發表於 11-12-3 09:54 PM |只看該作者
Very Good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372163 
帖子
6973 
積分
652 
Good
174  
註冊時間
09-7-9 
在線時間
957 小時 

笑傲無雙

3#
發表於 11-12-24 04:39 PM |只看該作者
果d錢都唔會比番幸存者架啦

UID
709774 
帖子
6614 
積分
3917 
Good
161  
註冊時間
06-8-4 
在線時間
1904 小時 

十週年勳章(賀詞)

4#
發表於 11-12-24 05:28 PM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聯絡我們|Archiver| 2000FUN論壇

SERVER: 2 GMT+8, 25-11-28 03:31 PM , Processed in 0.05216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Sponsor:工作間 , 網頁寄存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