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FUN論壇

 

 

搜索
2000FUN論壇 綜合論壇 聊天討論版 閒聊吹水區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樓主: trouble0615
go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 [複製鏈接]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1#
發表於 23-11-26 10:49 A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1)

本帖最後由 神三 於 23-11-26 04:08 PM 編輯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www.2000fun.com


※  ※  ※  ※  ※  ※  ※



汪一清(續筆乘)



嘉靖末。漳庠汪一清。遇亂被獲。見賊執一婦至。乃同學友妻也。竟認為妹。許其贖出。賊乃同閉一室。相對月餘。不起邪念。後得贖歸。友泣拜謝之。汪隨登第。達旦之義。再見汪君。古往今來。幾人彷彿。



白話翻譯如下:



★汪一清(《續筆乘》)

明朝嘉靖(1522~1566)末年,漳州的秀才汪一清,在動亂中被反賊抓住。當他看到反賊綁來的一位婦女正是某位學友的妻子時,就認成自己的妹妹,要求把她贖出,得到允許。反賊把他們兩個關押在一間房子裡,經過一個多月,汪一清沒有起過邪念。後來這位婦女被贖回,他的學友哭著向他禮拜表示感謝。不久之後,汪一清就中了進士。



[按]柳下惠坐懷不亂的美德,在汪一清身上再次見到。古往今來,曾有幾人能這樣呢?



【注】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柳下惠,有一次在城門過夜時偶然遇到一位無家的女子,當時天氣寒冷,柳下惠怕這位女子凍傷,就用衣服裹著她坐在自己懷裡,直到天明也沒有動過不好的念頭。魯國人聽說這件事後,知道他是一位操守嚴明的君子,沒有人對他的行為表示懷疑。





●張文啟(不可不可錄)

明末福建張文啟。與周某避寇山中。有少女先在。見二人。倉皇欲避。張曰。去必遇寇。吾等皆誠實人。決不相犯。中夜。周欲私之。張力阻得免。及旦。張惡周在。同之出山。知寇已退。速訪其家迎之。張後為黃姓者婿。奩具甚厚。觀之。即其女也。生二子。皆登第。周生業報。固自在後。惜乎未之知耳。



白話翻譯如下:

★張文啟(《不可不可錄》)

明朝末年,福建的張文啟與周某在山中躲避賊寇,來到一個隱蔽的地方,見已經有一個少女躲在裡面。少女見到他們二人進來非常驚慌,想躲到別處去。張文啟說:「你現在出去肯定會遇到賊寇,我們倆都是老實人,決不會侵犯你。」半夜裡,周某想占有這個少女,張文啟極力阻止才沒有發生。天亮以後,張文啟擔心周某再起歹意,就陪少女一起出山。等賊寇退走後,立即找到她的家人來接她回家。張文啟後來娶了一位姓黃人家的女兒,嫁妝很豐厚,見到自己的妻子時,才知道正是在山中一起避難的少女。後來生了兩個兒子,都中了進士。



[按]那位周某的報應肯定不久也會降臨,可惜沒有記載,無法了解詳情。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2#
發表於 23-11-26 06:20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2)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池州舟子(池州人述)



康熙癸卯。池州大水。有人駕舟。救一少女。將污之。女仍入水。遇樹得生。踰年女嫁他村。合巹之明日。女見其舅。即前逼己之人。大恨。泣告送嫁者。遂自縊死。後女家與之構訟。其事始聞於人。



白話翻譯如下:



★池州舟子(池州人述)

清朝康熙癸卯年(1663),池州發大水。有人駕著船救起一名少女,想姦污她,這位女子只好又跳入水中,遇到一棵樹才得以生還。一年後,這位女子嫁到另一個村子,成婚的第二天,發現她的公公正是當年想強姦自己的人,心中十分悲憤,哭著告訴送嫁的人,就上吊死了。



[按]後來女子的娘家與婆家打官司,這件事才被人知道。





●勸醫士(共二則皆法)

婬欲關頭。他人破之難。醫家破之易。何則。人想病時。欲心自淡。今則所見無非病人。其易一也。人惟不知衛生。所以斲喪。今則精於調攝。其易二也。男女之體。本是革囊。滿盛惡露。只因薄皮所覆。瞞盡天下英雄。今既識得病源。不啻洞見肺腑。其易三也。勉之哉。



白話翻譯如下:



★勸醫士

淫欲衝動的念頭,別人難以克除,醫生卻很容易打消。為什麼呢?人們想到生病的時候,慾念自然變淡,而醫生每天所見的都是病人,這是其一。別人因為不懂得養生,所以才縱欲傷身,而醫生卻精通調攝保養之道,這是其二。男女的身體本來是一個皮囊,裡面裝的都是屎尿膿血,只因為被一層皮膚包著所以瞞盡天下英雄,而醫生看病首先要找到病源,無異於洞見人體的五臟六腑,這是其三。好自為之吧!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3#
發表於 23-11-26 06:21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3)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聶從志(文昌寶訓)



    宋嘉祐閒。黃靖國為儀州判官。被攝至冥。主者曰。汝官儀州。曾知一美事乎。取簿示之乃醫者聶從志於某年月日。在華亭楊宅行醫。拒奔婦李氏。上帝敕其延壽三紀。三世登科。其後一一皆驗。禁止邪婬。鬼神便稱美事。則反此者可知矣。



白話翻譯如下:



★聶從志 (《文昌寶訓》)

    宋朝嘉祐年間 ( 1056~1063 ),黃靖國在儀州擔任判官,有次被帶到冥間。 冥間的官員問他:「你在儀州作官,當地發生了一件美事你知道嗎? 」拿出一個記錄簿給他看。 原來是醫生聶從志,在某年某月某日,到華亭的楊家行醫,拒絕與姓李的女子發生私情。



    上帝下令給他增加三十六年的壽命,讓他三世子孫都能考取功名。 後來都一一應驗。



[按]制止邪淫,鬼神便稱為美事。若行為與此相反,其後果也可想而知。





●陳醫師(感應篇廣疏)

    餘干陳某。嘗醫活一貧士。士感之。一日暮宿其家。值士他往。妻欲出陪。陳止之。婦曰。姑意也。陳曰。不可。婦低回良久。陳連曰。不可。不可。後幾不自持。遂取筆書曰。不可二字甚難。天明辭去。後陳之子應試。試官欲棄其文。忽聞連呼不可。細閱之。決意欲去。遂大聲曰。不可二字甚難。不得已。強錄之。及謁見。乃知其故。其子幾不中式。皆從乃父幾不自持來。



白話翻譯如下:



★陳醫師 (《感應篇廣疏》)

    余幹的陳醫師,曾經救活一個家境貧寒的讀書人,這個讀書人很感激他。 有一天傍晚,陳醫師到這家借宿,恰好讀書人出門了,讀書人的妻子想來陪他過夜,陳醫師予以拒絕。



    她說:「這是我婆婆的意思。 」陳醫師說:「不可。」婦人停留很久不願離去。 陳醫師連說:「不可不可。」後來幾乎不能自持,就拿出筆寫道:「不可二字甚難。 」天亮後陳醫師告辭離去。



    後來他的兒子參加科舉考試,考官想放棄他的文章,忽然聽到有聲音連說「不可」。 就又仔細讀了一遍,決定不予錄取。 那個聲音就大聲說:「不可二字甚難。」不得已,考官勉強錄取了他。



    等到放榜後,陳醫師的兒子前來拜見考官,才知道其中的原因。



[按]陳醫師的兒子幾乎沒有考中,也是因為他父親幾乎不能自持的緣故吧!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4#
發表於 23-11-26 06:22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4)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勸商農工賈(共六則皆戒附豪僕)



商農工賈。當自念曰。吾等或靠經營。或靠手藝。披星戴月。冒暑衝寒。不過欲少積錙銖耳。人有妻女。我亦有妻女。人有姊妹。我亦有姊妹。他人若起惡念。我必切齒銜仇。我若稍有邪心。彼亦摩牙抱恨。現見某某為姦婬事。疾病死亡。官非破敗。甚至鬻女賣男。棄家蕩產。只為一念之差。以致如此。吾今早自覺悟。便當斷此邪心。見女之老者。當作母想。長者。當作姊想。少者。當作妹想。幼者。當作女想。不談閨閫之事。不看婬邪之書。兼之步步積陰功。時時行方便。則福壽自然日增。子孫自然榮茂。世閒便宜。孰過於此。



白話翻譯如下:



★勸商農工賈(附豪仆,共六則,皆戒)

  身爲商人、農民、工匠、店主,應當想到:我們靠著每天的經營,或是自己的手藝,披星戴月,不避寒暑,不過爲了掙點錢而已。他人有妻女,我也有妻女。他人有姐妹,我也有姐妹。他人若起惡念,我必切齒怨憤。我若稍有邪心,別人也會咬牙痛恨。親眼目睹有人犯下奸淫惡行,或是因病身亡,或被官府追查,家庭破敗,甚至賣兒賣女,傾家蕩産。只因一念之差,以致如此下場。我當盡早醒悟,斷除此種邪心。見到婦女時,年老的想成自己的母親,年長的想成自己的姐姐,年少的想成自己的妹妹,年幼的想成自己的女兒。不談閨房之事,不看淫邪之書。並且要步步積陰功,時時行方便。這樣自己的福壽自然天天增長,子孫自然興旺發達。世間上的便宜事,再也沒有比這更大的了!





●木商某(戒婬彙說)



嘉靖末。宜興節婦陳氏。有姿色。一木商見之。百端誘餌。知不可犯。乃夜擲木其家。聞官以盜。又賄胥吏窘辱。以冀其從。婦日夜禱玄壇。一夕夢神曰。已命黑虎矣。未幾。木客入山。有黑虎躍出。越數人而食之。此等惡人。投畀豺虎。固不足惜。獨惜其白髮高堂。紅顏少婦在千鄉萬里外。哭望天涯。骸櫬俱無著耳。客居之士。所當痛心而鏤骨矣。 



白話翻譯如下:



★木商某(《戒淫彙說》)

  明朝嘉靖(1522~1566)末年,宜興有一個貞節的寡婦陳氏,相貌美麗。一個木材商人見了,多方引誘,都被她嚴辭拒絕。這個商人就在晚上把木材扔到她家院子裏,然後到官府誣告她偷盜,又賄賂差役欺辱她,想以此迫使她屈從。陳氏日夜向畫像中身騎黑虎的玄壇元帥趙公明禱告,一天夢到神說:「我已經命令黑虎去懲罰他。」沒過幾天,木材商人進山時,有一只黑虎跳出,越過幾個人把他給吃了。



  [按]這種惡人被老虎吃掉,固然是罪有應得。只可惜他家中年老的父母、年輕的妻子,在萬里之外失聲悲哭,望斷天涯,卻連屍首也見不到。客居他鄉的遊子,應該對此感到痛心,時刻牢記不忘。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5#
發表於 23-11-27 07:01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5)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王勤政(感應篇圖說)



滁陽王勤政。與一婦通。有偕奔之約。而虞其夫追及。未幾。夫為婦所制而死。王駭。奔江山縣。自謂可脫。飢投食店。業店者供二人食。王問故。曰。頃有被髮人隨汝。非二人乎。王知為怨鬼。詣郡自首。而伏辜焉。怨鬼既隨。不能自主。其自首也。怨鬼有以使之也。



白話翻譯如下:

★王勤政(《感應篇圖說》)

  滁陽有一個人叫王勤政,和一個婦女私通,兩人約好一起私奔,又擔心會被她丈夫發現。不久,這個婦女害死了她丈夫。王勤政很害怕,就跑到江山縣,以爲可以逃脫了。餓了就到一家飯館吃飯,店裏的人給他準備了兩份食物。王勤政感到很奇怪,就向店裏的人詢問。店裏的人說:「剛才有一個披著頭髮的人跟著你,不是兩個人嗎?」王勤政知道是死去的怨鬼,就到郡裏自首,認罪伏法了。



  [按]既然有怨鬼跟隨,自己就沒有辦法做主。王勤政前去自首,分明是受到怨鬼的驅使。





●麻村二人(不可不可錄)

麻村甲乙二人。居止不遠。甲戀一孀婦。其妻懷恨。乙使己妻挑之。遂通焉。積久。乙妻亦恨。一夕甲在孀婦家。渴而趨歸。至門首。忽聞乙與妻語。大怒。還至孀婦家。取斧而往。道經乙門。欲先婬其妻以報焉。乙妻亦怨夫之不歸也。姑從甲意。時乙在甲家。度甲將歸。私欲殺之。持斧立自門首。聞門內男子聲。急叩門。甲持斧躍出。乙持斧砍入。暗中大叫。鄰里執炬來勸。乙見姦夫即甲也。大驚。問甲曰。汝何處得斧。甲曰。本欲斷姦夫頭。因污汝妻。姑饒汝命。乙曰。吾何曾姦汝妻。甲指其斧曰。此非我廚下缺柄斧乎。乙語塞。眾皆曰。此天報也。譁然而散。婬人妻女。妻女人婬。與慶封之易內何異。



白話翻譯如下:

★ 麻村二人(《不可不可錄》)

  麻村有甲乙二人,兩家住得不遠。甲迷戀上一個寡婦,他的妻子對他非常怨恨。乙讓自己的妻子去挑唆,乘機與她私通。時間一長,乙的妻子也非常不滿。一天晚上,甲在寡婦家渴了,急著回家喝水,到了家門口,忽然聽到乙和自己妻子說話的聲音,心中大怒,就到寡婦家拿了一把斧子,準備把二人砍死。經過乙家門前時,想先奸淫乙的妻子來報復。乙的妻子怨恨丈夫不回家,也就順從了甲,與他苟合。當時乙在甲家,估計甲快要回來了,就想殺了甲,長期占有他的妻子,拿了一把斧子守在門前。忽然聽到自己家中有男人的聲音,急忙回家敲門。甲拿著斧子躍出,乙拿著斧子砍入,雙方在夜色裏大聲叫喊。鄰居們拿著火把,前來勸阻。乙看見奸夫是甲,非常吃驚,問甲說:「你從哪裏拿的斧子?」甲說:「我本想砍斷你這個奸夫的頭,但因爲我也汙辱了你的妻子,姑且饒了你的性命。」乙說:「我什麽時候奸淫過你的妻子?」甲指著乙拿的斧子說:「這不就是我家廚房裏那把缺柄的斧子嗎?」乙一時說不出話來。大家都說:「這是上天的報應啊!」一哄而散。



  [按]奸淫別人的妻女,自己的妻女也被別人奸淫。這與《左傳》中記載的慶封與他人互換妻妾,有什麽不同呢?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6#
發表於 23-11-27 07:02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6)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戈阿己(目擊其審單)

康熙己酉。崑山戈阿己。婬一邱氏婦。時往焉。一日曰。我殺汝夫。何如。婦怒。止之。其夕竟操刀往。妻不覺。乘暗揮刃。適邱如廁。誤傷其女。邱聞之官。戈戮於市。姦人之妻。反惡其夫。只此一念。天網難逃。



白話翻譯如下:

★ 戈阿己(目擊其審單)

  康熙己酉年(1669),昆山有一個人叫戈阿己,與一個姓邱的人的妻子私通,兩人時常相會。一天戈阿己對她說:「我幹脆把你丈夫殺了,你覺得怎麽樣?」女人聽了很生氣,阻止他這麽幹。但當天晚上,戈阿己就拿著刀到邱氏家中,他的妻子也沒有察覺。戈阿己趁著天黑用刀砍去,恰好姓邱的人上廁所去了,結果誤傷了他的女兒。姓邱的人就告到官府,最後戈阿己被斬首示衆。



  [按]奸汙別人的妻子,又要殺掉她的丈夫。起了這樣的惡念,必然難逃上天的懲罰。





●南京工某(余成童時親聞)

康熙辛亥冬。南京有工某。僦居崑山。通於賣麵之妻。夫覺之。遷避一村。未幾。工亦遷至。一夕夫自外歸。潛聞私語。密自開門。取麵刀暗中斫之。正中其腦。連被捆榻下。夫以為死。叩鄰取火。火至並殺其妻。而姦夫已失所在矣。明日有人報曰。某處荻葦中有死人。血流遍體。但裹一濕棉被。冰結如膠。視之即工某也。相距里許。隔一大河。蓋裹被渡河。冰水入腦而死者。臨白刃。至痛也。渡冰河。至寒也。暴屍骸。至羞也。別妻子。至慘也。而皆於婬念致之。所以楞嚴經云。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白話翻譯如下:



★南京工某(余成童時親聞)

  康熙辛亥年(1671)冬天,有一個南京來的工匠租住在昆山,與一個賣麵人的妻子私通。她丈夫發覺後,就把家搬到另外一個村子。沒過多久,這個工匠也搬到那裏。一天晚上,賣麵人從外面回來,聽到工匠和自己妻子說話的聲音,就悄悄把門打開,在黑暗中用切麵的刀向工匠砍去,正好砍中他的頭部,把他連著被子捆在一起扔在床下。賣麵人以爲工匠已經死了,就去敲開鄰居家的門,取火照明,回來後把他的妻子也一併殺掉,可是那個工匠卻不見了。第二天有人向官府報告說:「某處蘆葦中有一個死人,血流遍體,沒有衣服,只裹著一條濕棉被,凍在了一起。」派人前去察看,正是那個工匠。死的地方與村莊相距一裏多遠,中間隔著一條大河,看來是裹著棉被渡河時,冰水湧入受傷的頭部而致死。



  [按]被利刃砍中,極爲疼痛。夜渡冰河,極爲寒冷。屍骸赤裸,極爲羞恥。訣別妻子兒女,極爲悲慘。這都是由一念淫心所招致。所以《楞嚴經》說:「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張甫(萬人目擊)

太倉張甫。素有婬掠之行。良家婦女。亦閒遭其污。後投郡城顯宦家。勢益橫。康熙壬戌秋。被害者羅其惡事。控於軍門。當事鞫得其實。拷掠備至。枷示閶門。限其絕命而後釋。余閶門目睹後。適梓人進此板書樣。故并刊之。



白話翻譯如下:

★張甫(萬人目擊)

  太倉的張甫,平時就有奸淫搶劫的惡行,良家婦女有時也被他奸汙。後來他投靠了郡城一個高官家,更加橫行霸道。康熙壬戌年(1682)秋天,受害者列出他做過的惡事,向提督控告他。官府經過審訊,查獲犯罪事實,將其嚴刑拷打,帶著枷鎖在阊門示衆,下令直到死了以後才把他放開。



  [按]我在阊門親眼目睹了這件事,回來後正好刻板工人拿來這塊板的書樣,所以便將此事一並刊入。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7#
發表於 23-11-27 07:03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7)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勸親狎妓童者(共二則皆戒)

妓女之流毒。甚矣哉。竭人精氣。耗人貨財。離人夫婦。樸者親之而婬蕩。智者戀之而昏迷。迎新送舊。藏垢納污。此亦天下之至穢者也。而俗士甘之。奇已。至於龍陽。尤屬多事。幸得為男矣。無可被污矣。乃於無可污之處。而必求其污之之道。豈非自尋煩惱耶。不知何人作俑。其習至今存也。潔白之士。宜並戒之。



白話翻譯如下:

★勸親狎妓童者 ( 共二則,皆戒 )

妓女對社會造成的毒害真是太大了!使人精氣枯竭,家財損耗,夫妻離異。樸實的人與之親近就會變得淫蕩,聰明的人對之愛戀就會變得癡迷。妓女迎新送舊,藏汙納垢,可以說是天下最污濁的了。可是世俗之人卻樂此不疲,真是太奇怪了!至於那些同性戀者寵愛男色,就更是多此一舉。有幸生為男人,不會被人所汙,卻在本來不會受汙的地方,非要想方設法被人所汙,豈不是自尋煩惱?不知是誰開的先例,以至今天還有這樣的惡習。潔身自愛的君子,應一併戒除。





●趙劉二子(都中競傳)

宛平民趙林。與劉方遠。飲妓家。妓之舊好王宗義至。劉毆之。立斃。聞於官。劉囑妓誣供趙殺。趙抵死。一日劉方宴客。客忽揪其髮。作趙聲罵曰。爾實殺人。嫁禍於我。我已訴陰司。攝汝輩矣。未幾。劉與娼俱死。楊邦父足不涉茶房酒肆。一日被友誘入妓館。遂至焚衣自責。較之趙劉。優劣何如。



白話翻譯如下:

★趙劉二子 ( 都中競傳 )

宛平人趙林,有一天陪同劉方遠在一個妓女家飲酒。 這個妓女過去的相好王宗義也來了,劉方遠與他鬥毆,將王宗義打死。官府知道後,劉方遠就讓這個妓女說是趙林殺的,結果趙林卻被處死。



    一天,劉方遠正在宴請賓客,客人忽然揪住他的頭髮,用趙林的口音罵道:「人是你殺的,竟然嫁禍于我。 我已經在陰間把你告了,閻王馬上就會來抓你們! 」不久,劉方遠和這個妓女都死了。



[按]北宋抗金忠臣楊邦乂,從不涉足茶館酒樓。 一天被朋友騙到妓院,他就把穿的衣服燒了以責備自己。與趙林、劉方遠相比,真有天淵之別!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8#
發表於 23-11-28 06:51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8)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張崇義(友人目擊)

    康熙辛亥。山西永寧州銀匠張崇義。比一頑童武根耳子。寢食與俱。一日張醉。先就枕。根耳子見鋪內有物。竟拉殺張。竊之而逃。時適五鼓。逃出東門。門尚未啟。次早獲之。擬斬立決。俊童在家。每彰閨醜。張生之變。猶屬意外耳。



白話翻譯如下:

★張崇義 ( 友人目擊 )

    康熙辛亥年(1671),山西永甯州的銀匠張崇義,和一個叫武根耳子的孌童搞同性戀,吃睡都在一起。



    一天,張崇義喝醉先睡了,根耳子看見鋪子裡有值錢的物品,就把張崇義打死,偷了東西逃走。當時正值五更,他逃到東門,城門還沒開。早晨將其抓獲,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按]家中有俊美的男童,往往與家裡的女眷釀成醜聞。 張崇義被孌童殺死,只是屬於意外事變。





●勸悔過(共三則各兼法戒)

邪婬之事。世人犯者甚多。雖一時不見惡報。然冥冥之中。有默消其福者。有陰奪其算者。有削去其科名者。有死於蛇虎。刀兵。官非水旱者。更有自身暫脫。而報於子孫。今世未償。而酬於來世者。譬如密羅之雀。處處無逃。亦如漏器之魚。漸漸就死。今人舉足動步。皆臨暗廁深坑。恬不知畏。一旦業報到來。手忙亂。如落湯螃蟹。嗟何及哉。普勸世人。早自覺知。生大恐怖。發大羞慚。起大勇猛。於佛菩薩前。一一懺悔。則罪從心起。還從心滅。積德既久。自可挽回。若欲超出三界。又當發菩薩誓願。願未來世。度盡一切眾生。所有婬業罪報。盡行救拔。使彼蓮華化生。不由胎獄。則不惟惡業消除。抑且獲福無量。故涅槃經云。譬如華。雖有千斤。終不能敵真金一兩。如恆河中。投一升鹽。水無鹹味。屠刀放下。還同不壞之身。水底回頭。便立菩提之岸。火急進步。時不待人。若智若愚。皆當自勉。



白話翻譯如下:

★勸悔過 (共三則,各兼法戒 )

    邪淫的過失,世人犯過的很多,雖然一時沒受到惡報,但在冥冥之中,有被削奪了福報,有被縮短了壽命,有被削去功名,有死于毒蛇、猛獸、戰爭、刑罰、水旱。



    還有的自己暫時逃脫,但子孫後代受到報應。有的今世沒有償還,便在來世酬報。就像落進羅網的鳥雀無處可逃,又像漏器中的魚兒漸漸臨死。



    今天人們舉足動步之間都在暗廁深坑的邊緣,卻安然處之,不知畏懼。 一旦業報到來,又手忙腳亂,如同落湯的螃蟹,然而此時後悔歎息又有什麼用呢!



    奉勸世人早日醒悟,生起大恐怖,萌發大羞慚,發起大勇猛,在佛菩薩前,一一懺悔。須知罪從心起,還從心滅,積德日久,自然可以挽回。



    若想超出三界,永脫輪回,就應發菩提心,立誓在未來世度盡一切眾生,將他們因淫欲罪業所受的惡報全部予以救拔,使其往生淨土,蓮花化生,不再投生母胎。



    這樣不僅消除自己的罪業,還會獲得無量福德。所以《涅槃經》說:「譬如氎花,雖有千斤,終不能敵真金一兩。如恒河中,投一升鹽,水無鹹味。」放下屠刀,便會得到與佛一樣的不壞之身。



苦海回頭,就能登上無上菩提的彼岸。 努力精進,時不待人。 若智若愚,都應自勉!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29#
發表於 23-11-28 06:52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29)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洪燾(迪吉錄)

明洪燾。文忠公次子也。一日如廁。被亡僕拉至陰府。見一貴人中坐。緋衣綠衣者。左右侍立。洪以前程為問。綠衣者出一冊於袖中。其字如蚊。己名下不能盡閱。後註云。合參知政事。以某日污室女某。降祕閣修撰。轉運副使。洪悚然淚下。綠衣者曰。但力行善事。猶可挽回。既蘇。已死三日。遂勇於為善。後公以祕撰兩浙漕召。甚恐。竟無恙。以上壽終。官至端明殿學士。最易犯者。莫如媵婢。豈知折福乃爾哉。慎之慎之。



白話翻譯如下:

★洪燾 (《迪吉錄》)

    明朝的洪燾,是文忠公的次子。 一天上廁所時,被死去的僕人拉到陰府,看見一位官員坐在中間,左右站著緋衣和綠衣的侍者。



    洪燾問起自己的前程,綠衣侍者從衣袖中拿出一本手冊,上面的字很小,自己的名下的內容看不全,最後一行寫著:「本應擔任參知政事,但因為在某日姦污了家中的婢女,降為秘閣修撰、轉運副使。 」洪燾呆呆地流下眼淚。



    綠衣侍者說:「只要你努力行善,事情還是可以有所挽回。」洪燾蘇醒時,已經死了三天,從此就力行善事。後來他果然被委任秘閣修撰、兩浙漕運,心中非常擔心,但也沒發生什麼事。後來他年享高夀,一直做到端明殿學士。



[按]最容易侵犯的,就是家中的婢女,誰知竟也如此折福。慎之慎之!





●田某(不可不可錄)

明季田某。豐姿俊雅。婦人往往奔之。田心知其非而不能戒。讀書於南山寺。見神人白日告之曰。汝有大福。因花柳多情。削去殆盡。若自今改過。猶不失為進士御史。田急猛省懺悔。其爵果如神言。解脫要門云。若懺悔婬業。須觀女根。如毒蛇口。其罪自滅。犯婬戒者。不可不知。



白話翻譯如下:

★田某 (《不可不可錄》)

明朝末年有個姓田的人,儀容俊雅,女人常主動與他發生私情。他雖然知道這樣做不對,卻還是不能戒除。一次他住在南山寺讀書時,白天見到一位神仙對他說:「你是個有大福的人,但因為男女私情,已經快被削盡了。若能從今以後痛改前非,還可以當上進士、禦史。」田某忽然醒悟過來,痛自改悔,後來的官位果然和神仙說的一樣。



[按]《解脫要門》上說:「若懺悔淫業,須觀女根,如毒蛇口,其罪自滅。 」已經觸犯淫戒的人,不可不知。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0#
發表於 23-11-28 06:53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0)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項夢原(知非集)

北直項夢原。原名德棻。夢己中辛卯鄉科。以污兩少婢削去。遂誓戒邪婬。力行善事。刻金剛經。歲施之。後夢至一所。見黃紙第八名為項姓。中一字模糊。下為原字。因易名夢原。壬子鄉試。中二十九名。己未會試。中第二名。心甚疑之。及殿試。二甲第五。方悟合鼎甲之數。恰是第八。而榜紙實黃也。後官至副憲。戒婬善矣。並流通內典。善之善者也。奚但滅罪哉。



白話翻譯如下:

★項夢原 (《知非集》)

北直的項夢原,原名項德棻。一次他夢見自己本應在癸卯年鄉試中舉,因姦污了兩個婢女而被削去。於是他就立誓戒除邪淫,力行善事,並刻印《金剛經》每年贈送。



後來又夢見到了一個地方,看到黃紙上第八名姓項,中間一個字很模糊,第三個字為「原」,因此他改名為「夢原」。



九年後,他參加壬子年鄉試,中了二十九名。又過了七年,參加己未年會試,他中了第二名。因為兩次都與夢境不符,心裡很是疑慮。等到殿試時,他是二甲的第五名,這才明白夢裡的第八是怎麼回事。



原來殿試一甲有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他是二甲的第五,加上三鼎甲,正好是第八名,而且榜紙正是黃的。 後來他的官職做到副憲。



[按]能夠立誓戒淫,非常正確。又能流通佛經,更是殊勝的善行。豈止能夠滅罪,更能增長福德智慧!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1#
發表於 23-11-29 06:15 A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1)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勸犯根本重罪者(共三則皆戒)

華嚴經云。邪婬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得不如意眷屬。罪福報應經云。婬人婦女者。死入地獄。男抱銅柱。女臥鐵床。從地獄出。常生下處。墮雞鴨中。雖然。此猶泛言婬業也。若乃至親尊長。僧尼淨眾。而有烝穢染污。則名根本重罪。死墮無閒地獄。屠割燒磨。無暫停息。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復壞。更寄他方。具如經說。言之可畏。若世人不知。曾犯此罪。或雖無其事。而有其心。亦名為犯。須知此人三寸氣斷。必墮無閒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宜乘康健之時。於三寶前。苦切懺悔。誓度十方一切眾生。使彼皆出三界。我然後方成正覺。則雖有定業。自然消除。昔阿闍世王。犯大逆罪。以懺悔懇切故。在地獄中。不過如世間牢獄五百日苦。足見懺悔功德。不可思議。倘然一日因循。難免長劫苦楚。





白話翻譯如下:

★勸犯根本重罪者(共三則,皆戒)

《華嚴經》說:「犯下邪淫的罪業,能使眾生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 若從惡道出來再次轉生為人,還會受到兩種果報:一是自己的妻子不忠實,二是自己的親屬不如意。 」



    《罪福報應經》說:「姦淫他人的妻女,死後將墮入地獄,男的抱著燒紅的銅柱,女的臥在熾熱的鐵床上。從地獄出來以後,還要長期投生在卑賤的種群之中,成為雞鴨等動物。 ”



    這還只是就一般的淫業而言。如果是對至親尊長,以及清淨持戒的僧尼,犯有亂倫和玷污的惡行,則稱為根本重罪,死後將直接墮入無間地獄,忍受屠割燒磨的酷刑,沒有片刻停息。當原有的世界毀壞後,就要轉到其他世界的地獄。這個世界若再毀壞,就又接著轉到別的世界,繼續在地獄中受罪。



    佛經中對此有詳細敘述,令人不寒而慄。若世人不知道果報的嚴重性,犯下了這種罪孽,或者雖然行為上沒有發生,但心中已有惡念,這也同樣是犯戒。



    必須明白,這樣的人一旦斷氣,必然墮入無間地獄,經歷千萬億劫,依然不知何時候才能脫離。一定要趁身體健康的時候,在三寶前痛切懺悔,發誓普度十方一切眾生,使他們都能出離三界,然後我再成佛。這樣即使有必受報應的罪業,也會自然消除。從前阿闍世王曾犯下殺父的罪行,因為他懇切懺悔,所以在地獄中受的苦,不過像在世間牢獄中被監禁了五百天。



    (詳見《菩薩本行經》)由此可見懺悔功德不可思議。 如果因循懈怠,就難免要在長劫之中備受痛苦了。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2#
發表於 23-11-29 06:17 A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2)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朱公取卷(本房吳履聲述)

宿松令朱維高。康熙己酉。入江南內簾。取中一卷。夜夢鬼曰。此人不可中。因手書一婬字。問其詳。曰此人姦繼母之女。已干天譴。次日偶忘其夢。以此卷呈。主試者大加稱賞。忽以筆抹險阻二字。朱稟云。中卷內有此字者甚多。似不應抹。主試者悔之。命朱洗去。及洗。而墨跡潰透數層矣。忽憶前夢。遂決意擯去。北俱盧洲。當男女會合時。同至樹旁。樹枝四面垂下。自然得諸臥具。若此女係母姨姊妹。樹枝不垂。強意污之。樹即枯死。可見骨肉之間。大犯天忌。擯出孫山。未足以懲其罪也。



白話翻譯如下:

★朱公取卷 (本房吳履聲述 )

    宿松縣的縣令朱維高,康熙己酉年(1669)在江南地區的鄉試中擔任考官,取中了一張考卷。晚上夢見鬼對他說:「此人不可以錄取。」並寫了一個「淫」字。 朱維高詢問其中詳情,鬼說:「此人姦淫了繼母的女兒,已招致上天的懲罰。 ”



    第二天,朱維高把這個夢忘了,還是把這份考卷呈送主考官,主考官對試卷中的文章大加讚賞,但用筆抹去了文中的「險阻」二字。



    朱維高說:「在第二場的考卷中這兩個字還有不少,似乎不應該抹掉。 」主考官也覺得不妥,就讓朱維高把塗上的墨蹟洗掉。洗的時候發現墨蹟已經滲透了好幾層紙,這時朱維高忽然想起昨晚的夢,於是決定不錄取這個人。



[按]《起世因本經》說,北俱盧洲的男女交合時,兩人走到樹邊,樹枝會從四面垂下,自然有床褥等臥具。如果這位女子是自己的母姨姊妹,樹枝就不會下垂。若是強行姦污,樹就會枯死。可見近親之間若發生淫亂,最為觸犯上天的禁忌。此人名落孫山,還不足以懲罰他的罪孽。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3#
發表於 23-11-29 06:18 A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3)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許兆馨(感應篇說定)

晉江許兆馨。戊午孝廉也。往福寧州。謁本房座師。偶過尼庵。悅一少年尼。挑之不從。遂以勢脅之。強污焉。次日無故發狂。嚼舌兩斷而死。此是華報。果在地獄。



白話翻譯如下:

★許兆馨 (《感應篇說定》)



    晉江的許兆馨,在戊午年考中了舉人,考試結束後,前往福甯州拜見主考官。 經過一個尼姑庵時,他看上了一個年輕的尼姑,就去挑逗她,這個尼姑不肯屈從。他以自己的勢力相威脅,強行姦污了她。 第二天他忽然精神失常,把自己的舌頭嚼斷後死去。



[按]這僅僅是花報,最終的果報必下地獄。



【注】花報,又作華報,與「果報」相對應。植物都是先開花,然後結出果實。因此在果報成熟並降臨之前,程度相對輕微並帶有預示性的報應,就稱為花報。





●進香舟人(姑蘇同進香者述)

順治初年。有夫婦進九華香。夜宿舟中。有人窺其妻美。夜半詐為夫而淫之。次早方覺。慚而縊死。夫大痛。買棺殯於道。朝禮畢。載其柩歸。至家。則其妻先在焉。駭以為鬼。婦曰汝送我先歸耳。夫益駭。發棺視之。則死者。乃同舟人也。項上有索。如縊死狀。由是遠近傳播。朝禮者益加嚴肅。進香之人。定係信善男女。報之所以速而奇也。



白話翻譯如下:

★進香舟人 (姑蘇同進香者述 )

    清朝順治初年,有一對夫婦到九華山進香,晚上就睡在船上。 有人看到那位女子長得很美,半夜時假裝她的丈夫姦淫了她。第二天早上發覺後,那位女子非常羞愧,就上吊自殺了。她的丈夫非常痛苦,買了棺材將她入殮後暫時停放在路邊,等進山朝拜結束,載著她的靈柩返鄉。到了家裡,卻發現妻子已經先回來了,丈夫吃了一驚,以為遇見了鬼。



    妻子說:「是你送我先回來的。」丈夫更加吃驚,打開棺材一看,發現裡面的死人是進香時同船的人,脖子上還套著繩索,是上吊勒死的樣子。這件事流傳的很廣,從此到九華山朝禮的人就更加莊重恭敬了。



[按]朝山進香的人,必定都是善男信女,所以惡人受到的報應竟如此迅速而神奇。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4#
發表於 23-11-29 09:37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4)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勸發心出世(引經十則八法二戒)

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邱。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婬欲。一言飢渴。一言瞋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瞋恚色欲怨讎。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即如淫欲一事。有女人之身。即愛男子。有男子之身。即愛女人。敗名喪節。損福削壽。靡不由之。縱或矢貞守操。現享富貴。而享富貴時。必造惡業。一日行凶。萬劫受報。所得不償所失。即或享福之時。又修善業。直至生天。而天福一盡。復入輪回。所以經云。轉輪聖王。王四大天下。飛行自在。福盡還作牛領中蟲。則知業緣福報。總歸墮落之因。地獄天宮。盡是輪回之處。若不發出世之心。趣菩提之路。而徒屑屑焉。今日修善。明日改惡。轉輪於三途八難。非所望於血性男子也。雖然。曲高者。和自寡。此言可為知者道。



白話翻譯如下:

★勸發心出世(引經十則,八法、二戒)



    從前釋迦牟尼佛在祇園精舍時,有四個比丘在一起討論世間什麼最痛苦,一個說是淫欲,一個說是饑渴,一個說是瞋恚,一個說是驚怖,互相爭論不休。 佛說:「你們所講的,都沒能找到痛苦的根本。其實天下最大的痛苦,就是有這個身體。無論是饑渴、瞋恚、色欲、怨仇,所有這些痛苦的產生都是因為有這個身體。 因此身體是眾苦之本,禍患之源。 」(《法句經》)



    就拿淫欲來說,投生為女人之身,就愛慕男子。投生為男子之身,就愛慕女人。敗名喪節,損福削壽,都是由此而起。即使有人能堅守貞操而得到富貴的果報,享受富貴的時候又不免造下惡業,一天所做的壞事要用一萬劫的懲罰償還,所得到的遠遠不能與失去的相比。即使享福的時候又能勤修善業,投生到天界,但所修的天福一旦耗盡,仍要進入痛苦的輪回。所以佛經上說:「轉輪聖王統轄四大天下,飛行自在。但在福盡之後,卻成了一隻牛脖子上的蟲子。 」



    因此可知,善惡因緣之中一切短暫的福報,都是導致墮落的原因。無論地獄還是天堂,同樣都是無盡輪迴的處所。如果不能發起出世之心,走上徹底覺悟的大道,而只是庸庸碌碌的今天修善,明天改惡,輪轉于三途八難之中不能自拔,這絕不是一個血性男兒所當有的志向。然而曲調越是高雅,能理解欣賞的人就會越少,這句話可以送給那些具有善根智慧的人們。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5#
發表於 23-11-29 09:38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5)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如來降誕(《釋迦如來譜》。 此條雖無與乎戒淫,然欲為下文張本,不得不述應化原由,庶使一段大事因緣不至泯沒耳。 )



●如來降誕

    本師釋迦牟尼佛。於無量劫前。已經成道。為欲救度眾生故。分身無數。處處示現降生耳。即以此土釋迦言之。即天竺國淨飯王之太子也。未降生前。在兜率天宮。名善慧菩薩。時天竺國有聖王。名淨飯王。聖后名摩耶夫人。皆過去古佛。現身為國王國母。菩薩即乘六牙白象。騰空入夫人右脅。聖母即覺身體安樂。如服甘露。智慧辯才。應時具足。諸天妙膳。自然而至。將及彌月。聖母引諸宮女。遊於園中。偶舉右手。攀波羅叉樹枝。太子於右脅忽然而生。放大光明。遍照天地。萬天聖眾。讚歎歡喜。地上忽湧香水二池。一冷一熱。浴太子身。又虛空中九龍吐水以應之。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忉利天王。以天衣承接。爾時太子。各於方面。自行七步。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時淨飯王。坐寶殿上。適議國政。忽聞大臣。擊歡喜鼓。奏誕聖子。欲以寶輦。載之入宮。毘首羯磨天。化作七寶車。四大天王為之御。諸天於虛空中。燒微妙香。供養太子。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此其大略之毫末也。詳在大藏諸經。不可殫述。



    白話翻譯如下: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前,早已圓成佛道。為了救度更為廣大的眾生,所以化現出無數的身相,在無量的世界中處處示現,降生於其間。以我們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而言,他是天竺國淨飯王的太子。



    未降生前在兜率天宮,名叫善慧菩薩。當時天竺國有位國王名叫淨飯王,王后名叫摩耶夫人,他們也都是過去的古佛,現身為國王、國母。菩薩乘著六牙白象,騰空進入摩耶夫人的右脅。



    聖母隨即感到身體安樂,如飲甘露,當下便擁有了智慧與辯才。諸天的精妙飯食,也會自然到來。懷孕的月份快滿的時候,聖母帶著宮女在花園中游玩,舉起右手,扶著波羅叉樹的樹枝。



    這時太子忽然從她的右脅誕生,放射出盛大的光明,遍照天地。 無量諸天聖眾,都由衷地歡喜讚歎。花園的地上忽然湧出兩池香水,一冷一熱,給太子沐浴。 虛空中有九龍吐水,澆在太子的身上。四大天王抱著太子,忉利天王用天衣捧護。



    此時太子向四方各行七步,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淨飯王正坐在寶殿上議論國政,忽然聽到大臣敲打歡喜鼓,奏報說太子誕生。 淨飯王想用寶輦把太子載入宮中,這時毗首羯磨天神變出了七寶車,四大天王作為禦者,諸天仙人在虛空中點燃奇妙的香供養太子。



    太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降生的概況,詳見《大藏經》中相關經典,這裡不再詳盡敘述。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6#
發表於 23-11-29 09:39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6)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不染世緣(《佛本行經》、《過去因果經》)

爾時淨飯王。聘耶輸陀羅。為太子妃。具足姻禮。復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即為三妃。起三宮殿。采女三千。侍御太子。第一宮采女。當於初夜。第二宮采女。當於半夜。第三宮采女。當於後夜。宮中復奏千萬音樂。晝夜不絕。爾時太子。恆與其妃。行住坐臥。無有世俗之意。於靜夜中。但修禪觀。未嘗與妃。有夫婦之道。



白話翻譯如下:



★不染世緣 (《佛本行經》、《過去因果經》)



    當時淨飯王聘娶了耶輸陀羅作為太子的妻子,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接著又為太子娶了兩位妻子,一個叫瞿夷,一個叫鹿野,於是太子就有了三位妻子。



    淨飯王還建造了三座宮殿,選了三千名宮女,用於服侍太子。第一宮的宮女于前夜侍奉,第二宮的宮女于中夜侍奉,第三宮的宮女于後夜侍奉。



    宮中還演奏千萬種音樂,晝夜不絕。 那時太子在宮中,無論行住坐臥都與他的妻子們在一起,但卻從來沒有世俗的欲念。在安靜的夜晚,他都在專心修習禪定,不曾有過夫婦間的性行為。





●菩薩降魔(觀佛三昧海經)

魔王波旬。見太子勇猛修行。欲敗其道。集天兵。毒龍惡鬼。詣太子所。刀輪火箭。四面雲集。太子入慈心三昧。不能為害。波旬大怒。復遣三女。天冠瓔珞。容儀晃耀。乘七寶車。安施寶帳。無量玉女。各奏天樂。身中毛孔。皆出妙香。至太子所。下車合掌。安詳徐步。禮敬太子。手執寶器。盛天甘露。獻太子言。太子生時。萬神侍。何棄天位。來此樹下。我是天女。六天無雙。願以微身。奉上太子。乞遂下情。爾時太子。身心不動。但以眉間白毫。旋向三女。三女自見身內。膿血洟唾。九孔筋。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其間各有無量諸蟲。宛轉遊戲。三女爾時即便嘔吐。又見自首。一化為蛇。一化為狐。一化為狗。背上負一老母。髮白面皺猶如僵屍。胸前復抱一死小兒。六竅流膿。三女驚怖。匍匐而去。



白話翻譯如下:

★菩薩降魔 (《觀佛三昧海經》)

魔王波旬看到太子勇猛修行,想要破壞他的行持,於是四處糾集了天兵、毒龍、惡鬼,前往太子禪定的地方,個個手持刀槍火箭從四面圍攻。此時太子進入慈心三昧的定境,完全受不到任何傷害。



    波旬大怒,又派自己的三個女兒,戴著天冠,身佩纓絡,容光煥發,乘坐七寶車,車上有華麗的寶帳。無數曼妙的天女演奏著天樂,身上的毛孔散發著美妙的香氣。



    到了太子的前面,三個魔女下車合掌,姿態嫻雅,徐步向前禮敬太子。手裡拿著寶器,裡面盛滿天上的甘露獻給太子,說道:「太子出生時,萬神侍衛。你為何放棄如此尊貴的地位,到樹下獨自忍受孤寂呢? 我們是天王的女兒,在欲界的六天之中最為美麗,願以我們的身體侍奉太子,望太子能夠滿足我們的心願。 ”



    此時太子身心不為所動,用眉間白毫旋轉放光,照向三位魔女。她們頓時看到自己身體內部,只見體內的膿液、血液、鼻涕、唾液、九孔、筋、脈、大腸、小腸、生髒、熟髒,裡面有無數寄生蟲爬來爬去嬉戲著。



    三個魔女看到自己身體的真實狀況以後,當時就嘔吐起來。又見自己的頭部,一個變成蛇頭,一個變成狐狸頭,一個變成狗頭。身後各自背著一個老太婆,頭髮花白,滿面皺紋,猶如僵屍。胸前還各自抱著一個死去的孩子,從六竅中流著膿液。三個魔女驚恐不已,匍匐在地上爬著回去了。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7#
發表於 23-11-30 06:02 A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7)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醜訶美女(《雜譬喻經》)

    佛世一婆羅門。生女端正。豔麗無雙。乃懸金於外。募有能訶我女為醜者。當與之金。九十日內。竟無應者。引至佛所。佛便訶言。此女甚醜。無有一好。阿難白佛言。此女實好。而佛言惡。佛言。人眼不視色。是為好眼。耳鼻舌亦爾。身不著細滑。是為好身。手不盜他財。是為好手。今此女眼視色。耳聽音。鼻嗅香。身著細滑。手喜盜財。如此之者。皆不好也。 



白話翻譯如下:



★醜訶美女(《雜譬喻經》)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個婆羅門,他的女兒容貌端正,豔麗無雙。他在外面懸賞說:「如果誰能說我女兒醜陋,我就把賞金獎給他。 」過了九十天,竟然無人提出異議。



    他把女兒帶到佛的面前,佛見到了就訶斥說:「這個女子非常醜,沒有一處好的地方。 」阿難對佛說:「這個女子真的很漂亮,您為什麼說她醜呢? 」



    佛說:「人的眼睛不貪著美色,便是好眼。耳、鼻、舌,也都如此。身體不貪著細滑,便是好身。兩只手不偷盜他人的財物,便是好手。而這個女子眼睛貪著美色,耳朵貪著音聲,鼻子貪著香味,身體貪著細滑,兩手喜歡盜財,因此說她沒有一處好的地方。





●佛破男欲(《出曜經》)

拘睒彌國。有摩因提。生女端正。將詣佛所。願給箕帚。佛言。汝以女為好耶。曰從頭至足。周旋觀之。無不好也。佛言。惑哉肉眼。吾觀從頭至足。無一好也。汝見頭上有髮。髮但是毛。象馬之尾。亦皆爾也。髮下有髑髏。髑髏是骨。屠家豬頭。骨亦皆爾。頭中有腦。腦者如泥。臊臭逆鼻。下之著地。莫能蹈者。目者是池。決之純汁。鼻中有洟。口但有唾。腹藏肝肺。皆爾腥臊。腸胃膀胱。但盛屎尿。四肢手足。骨骨相拄。筋攣皮縮。但恃氣息以動作之。譬如木人。機關作之。作之既訖。解剝其體。節節相離。首足狼籍。人亦如是。好在何處。



白話翻譯如下:

★佛破男欲 (《出曜經》)

    拘睒彌國有一個人叫摩因提,他的女兒非常漂亮,就把她帶到佛前,想讓她來侍奉佛。佛說:「你認為你的女兒很漂亮嗎?」摩因提說:「從頭到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沒有不漂亮的地方。 」



    佛說:「人的肉眼這麼容易就受到迷惑!我看這個女子,從頭到腳,沒有一處漂亮的地方。你看她的頭上有頭髮,頭髮就是一種毛,大象和馬的尾巴上也都長著毛。



    頭髮下是頭骨,頭骨就是骨頭,這和屠戶家豬頭的骨頭也差不多。頭部中央有腦漿,腦漿就像泥一樣,氣味臊臭撲鼻,扔在地上誰也不願踩到。眼睛像一個水池,裡面流出來的全是淚水。



    鼻子裡有鼻涕,嘴裡有唾液。腹部有肝、肺等內臟,氣味都很腥臊。腸胃、膀胱裡面盛著屎尿。人的四肢、手腳,一塊塊骨頭彼此支撐。肌肉活動,皮膚收縮,全靠氣息來帶動。



    就像木人靠各種裝置驅動,所以能做出各種表演動作。表演完之後進行拆解,各個部件彼此分離,頭、腳等各個部位擺得到處都是。人的身體構造也是如此,請問哪個部分漂亮呢?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8#
發表於 23-11-30 06:03 A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8)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佛破女欲(《摩鄧女經》)

佛告摩鄧女。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生兒子。已有兒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中。有何所益。



白話翻譯如下:



★佛破女欲 (《摩鄧女經》)

    佛對摩鄧女說:「你愛阿難什麼呢? 」摩鄧女說:「我愛阿難的眼睛,愛阿難的鼻子,愛阿難的嘴巴,愛阿難的耳朵,愛阿難走路的樣子。 ”



    佛說:「眼睛裡只有眼淚,鼻子裡只有鼻涕,嘴巴裡只有唾沫,耳朵裡只有耳垢,身體裡只有屎尿,臭穢不淨。結為夫妻後,行房時便有不潔的津液。



    津液交合,便會生下孩子。 有了孩子,就會有死亡。有了死亡,就會有悲傷哭泣。你所喜愛的這個身體,究竟有什麼好的地方呢? 」



【注】摩鄧女,又作摩登伽女,由於戀慕阿難,曾試圖用幻術迷惑他。後來被佛度化,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





●目連卻婦(禪祕要經)

長老目連。得羅漢道。本婦欲從之。盛服莊嚴。欲壞目連。目連即說偈言。汝身骨乾立。皮肉相纏裹。不淨內充滿。無一是好物。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



白話翻譯如下:

★目連卻婦 (《禪秘要經》)



    長老目犍連隨佛出家修行,證得阿羅漢果位。他從前的妻子想與他重修舊緣,打扮得非常漂亮,前來引誘他。目犍連對她說了一首偈:「汝身骨幹立,皮肉相纏裹,不淨內充滿,無一是好物。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39#
發表於 23-11-30 06:04 A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39)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沙彌守戒(《賢愚因緣經》)

    佛世安陀國有優婆塞。供養一比邱。一沙彌。日日餽膳。一日舉家出門。獨存十六歲幼女。容貌無雙。偶忘餽膳。食時既至。比邱遣沙彌自取。女聞叩門。知為沙彌。喜而延入。倍現婬態。謂沙彌言。吾家財寶。其數無量。若遂我願。當為汝婦。沙彌自念。我有何罪。遇此惡緣。憖喪身命。終不破戒。若欲逃去。彼必牽住。路人見之。反取污辱。乃方便告云。汝可閉門。我入一房。暫停須臾。當即如願。女出閉門。沙彌入室。見一剃刀。心甚歡喜。乃脫衣服。合掌跪向拘尸那城。佛涅槃處。涕泣發願。我今不破佛菩薩戒。及和尚戒。自捨身命。願我世世生生。出家修道。究竟成佛。遂自刎死。流血滂沱。其女見之。欲心頓息。大生悔恨。自斷其髮。父適歸家。叩門不啟。使人踰入。見女如是。駭問其由。女默不答。心自思惟。若以實對。甚可羞慚。若言沙彌辱我。必墮地獄。受苦無極。展轉熟思。即以實告。父因入房。合掌作禮。國王聞之。禮拜讚歎。見聞者。皆發菩提之心。



白話翻譯如下:

★沙彌守戒 (《賢愚因緣經》)



    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安陀國有一位優婆塞,供養一位比丘和一位沙彌,天天給他們送飯。一天優婆塞全家都出了門,只留下一個十六歲的女兒在家,容貌非常美麗。



    由於優婆塞匆匆離開,忘了給比丘、沙彌送飯,到了吃飯的時候,比丘便派沙彌去取。優婆塞的女兒聽到敲門,知道是沙彌,心中非常喜悅,就請他進來,作出種種淫媚的姿態,糾纏著沙彌說:「我家的財寶無數,如果你現在能滿足我,我就作你的妻子。」



    沙彌想:「我有何罪,遇到這種惡緣?寧可喪失性命,也不能破戒。可是要轉身逃走,她一定會拉住不放,路上的人見到了,反而會受到侮辱。」於是就對她說:「你把門關上,我到房中歇一會兒,再滿足你。」女子出去把門關上。 沙彌進入室內,看到一把剃刀,心中很高興,就脫下衣服,合掌跪下,對著拘屍那城佛涅槃的地方,流著眼淚發願說:「我現在為了不破佛菩薩戒及和尚戒,決定捨棄自己的生命。 願我生生世世出家修道,圓滿成佛。 」於是就自刎而死,鮮血流淌。



    優婆塞的女兒進來見到,欲心頓時息滅,極為悔恨,便將自己的頭髮剪斷。父親回家敲門不開,讓人從牆上翻進去把門打開。 他進來後見到女兒這個樣子,吃驚地向她詢問原因。



    他的女兒默不作聲,心裡想:「如果說實話,太丟人了。 如果撒謊說沙彌想侮辱我,將來必定要墮入地獄受苦無邊。 」想來想去,還是說了實話。優婆塞就進到沙彌死去的房中,向他的遺體合掌作禮。國王聽到了這件事,也親自前往禮拜讚歎。耳聞目睹這件事的人們,都發起了菩提心。

   ※  ※  ※  ※  ※  ※  ※

Rank: 1

UID
4817932 
帖子
235 
積分
Good
0  
註冊時間
23-11-18 
在線時間
10 小時 
40#
發表於 23-11-30 07:49 PM |只看該作者
安士全書-欲海回狂-法戒錄(40)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 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抱眠罪果(《僧護經》)

僧護比邱。從龍宮出。經歷一處。備見種種可畏之事。殿堂壁柱。及諸器皿。皆血肉所成。火燒受苦。共有五十六事。內有二沙彌。眠臥相抱。猛火燒身。苦不休息。出問世尊。世尊一一答之。又云。汝見二沙彌者。是地獄人。迦葉佛時。是出家人。共一被褥。相抱眠臥。故入地獄。火燒被褥中。相抱受苦。至今不息。



白話翻譯如下:

★抱眠罪果 (《僧護經》)

    僧護比丘從龍宮出來以後,來到一個地方,見到種種可怕的情形。這裡的殿堂的牆壁、柱子,以及各種器皿,都是血肉形成的,烈火焚燒,裡面的人們受盡痛苦。共有五十六種情形,詳見經文。其中有兩個沙彌,互相抱著睡在一起,猛烈的火焰焚燒他們的身體,沒有片刻停息。



    僧護比丘離開這裡以後,就去請問釋迦牟尼佛。佛對他所見到的情形一一作瞭解答,並說:「你看見的兩個沙彌,正在地獄中受苦。迦葉佛的時候,他們是出家人,因為在一床被子裡抱著睡覺,所以墮入地獄,在烈焰焚燒的被褥中互相抱著受苦,至今還沒有停止。 ”





●業識化蟲(《法句喻經》)

    佛世有清信士。供養三寶。臨終之時。其妻在傍。悲傷痛苦。夫聞哀戀。即時命終。魂神不去。在婦鼻內。化作一蟲。時有道人。見婦哀哭。善言勸諭。其婦爾時。涕淚交出。蟲便墮地。婦見而慚。欲以蹈。道人急告曰。止止。莫殺。是汝夫君。婦曰。吾夫奉經持戒。精進難及。何緣為此。道人曰。因汝恩愛。臨終哭泣。動其戀慕。故墮蟲身。道人為蟲說法。蟲聞懺悔。命終生天。臨命終時。最為要緊。一念偶錯。前功盡棄。慎之。



白話翻譯如下:



★業識化蟲 (《法句喻經》)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位信佛的居士,平日供養三寶,努力向善。臨終時,他的妻子守在一旁,非常悲傷痛苦。他聽了很傷心留戀,命終後魂神捨不得離開妻子,就在她的鼻孔中變成了一條蟲子。



    當時有位出家的僧人,見到居士的妻子悲哀痛哭,就說法勸導她。婦人一時涕淚交流,鼻孔中的蟲子掉在了地上,她看到後不好意思,就用腳去踩。



    僧人急忙制止說:「快停下,不能踩死,這是你丈夫! 」婦人說:「我丈夫誦經持戒,精進修行,別人都比不上他,怎麼會是這個結果? 」僧人說:「就是因為你捨不得他去世,在他臨終時哭泣,觸動他對你的戀慕之情,以致淪落為一隻蟲子。」僧人為蟲子說法,蟲子聽後心生懺悔,命終之後生到了天界。



    [按]臨終之時最為關鍵,一念之差,前功盡棄,因此要格外慎重。



   ※  ※  ※  ※  ※  ※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免費註冊

聯絡我們|Archiver| 2000FUN論壇

SERVER: 2 GMT+8, 25-11-25 05:57 AM , Processed in 0.05661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Sponsor:工作間 , 網頁寄存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