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6, 2016
1114 Views
在〈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

Written by

 

昨天LCK揭幕戰在歡聲笑語中結束,SKT不負眾望輕鬆拿下CJ,這支王者之師在更換上單之後,依然延續了冠軍的氣勢還是那麼強大。在比賽中,韓國聯賽為我們展示了他們的理解。下面我們來剖析剖析這支SKT為什麼依舊強大。

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線上能力碾壓 團戰依舊無敵

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

昨天在SKT對陣CJ的第一場比賽時,SKT先發五虎為我們展示了什麼是實力。尤其是SKT下路組合,6分鐘就領先對方AD20多刀,10分鐘領先對方40多刀。在職業比賽中,在對線階段就被領先了這麼多刀,就等同於把對方打崩了。不得不說,CJ永遠缺少一個好AD。而在中路方面更不用多說,第一場Faker選出飛機來針對對方中路卡牌,一級就開始越兵線進行暴打。上路選的塔姆就不用多說了,也沒法太壓制。第一場比賽SKT,展示了他們強大的壓制力,完全憑藉線上能力打敗對方。

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

SKT教科書般團戰

在第二場比賽中,SKT前期因為bengj的被抓,從而導致節奏開始有些混亂。在24分鐘總人頭已經3-8落後的時候,SKT選擇4人集結推中,Duke納爾獨自去下路單帶。利用陣容POKE強勢的特點,中路4個人不僅拖住了對方5人,還硬生生的把對方千珏耗殘並成功逼出他的大招。然後中路4人把中塔推掉,下路納爾把下塔推掉,經濟直接反超對方。在30分鐘,雙方在上路開團,SKT打出教科書般的團戰,先是Faker以及bang閃現躲掉牛頭控制,然後回頭造成巨型AOE輸出,成功0換2,自此之後SKT,轉逆為優成功拿下比賽。

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YG棄將表現亮眼 Ssumday瘋狂Carry

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

YG棄將FLY

第二輪比賽,由KT對陣上賽季聯賽“副班長”Afreeca。這兩場比賽,最為吸引中國觀眾的點,一是KT現任中單Fly是上賽季YG棄將;二是,KT超強力上單Ssumday的Carry能力。第一場比賽,Fly選擇使用光輝來準備他的回歸戰,在第一場比賽中,他的光輝發揮亮眼,幾次極限距離Q控制住對方,幫助隊伍取得勝利。不得不說,Fly就是小版easyhoon,屬於穩健型中單。而第二場比賽,Afreeca放出了船長,Ssumday立即秒選。不得不說,這個版本船長依然無敵,在KT前中期劣勢的情況下,Ssumday船長的大招施放成功幫助KT逆轉局勢。

LCK第一日比賽,賽程過程平淡,精彩程度欠佳。不過這才是聯賽第一天,各支隊伍都處在熟悉階段,所以後面的賽事還是值得期待的。另外,在昨天的比賽中,通過BP就可以看出當下最為強勢的套路,下面小編就簡短給大家介紹下,方便大家上分。


上單位置:

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

在上單位置上,這個版本可以說的是百花齊放,昨天的LCK劍姬、麗桑卓、船長依然是熱門選擇。劍姬與麗桑卓並不用多說,依然是原先的老套路。而上單在天賦上的選擇變化,Rank中火熱的雷霆領主法令不再,不滅之握成為熱門選擇。昨天CJ上單大樹、納爾都選擇不滅之握。Ssumday選出船長之後,他在天賦上點出不滅之握。分析一下,各個職業上單選用不滅之握的原因,更多是為了線上回復能力更強,耗線與打錢時間線變的更長。

中單位置:

在中單上,選擇也是種類繁多,昨天Faker就拿出飛機中單,選擇雷霆領主法令天賦,1級就開始越線壓制。而Fly選擇的光輝依然是雷霆領主法令的,一套技能傷害很高。在這個版本強勢中單有劫、卡薩丁、卡牌,但是強勢也是有counter選擇,所以在選人的時候要慎重,這些使得這個版本中路對決更加精彩。值得一提的是,在天賦上雷霆領主法令依然是中路最佳選擇。

LCK揭幕戰開啟 重視學習都為以後擊敗強敵

除了這些,昨天在BAN榜上,有一名英雄是經常被BAN的――瑞茲。瑞茲的強勢,小編認為與一個天賦改動有很大關係,在國服現今版本如上圖介紹,在下個版本將會加強,移動速度加成由35%上調至40%,觸發buff的持續時間由2秒上調至2.5秒,現在在獲得buff后3秒內抵抗減速效果。小編親測,這個天賦瑞茲不論是前期還是後期都很容易觸發,團戰中移速對瑞茲的加成,我自不必多說。

擴展閱讀:6.1版本必將大熱的天賦 作為刺客你能不點這個么?

LCK第一天比賽賽況簡單介紹完畢,希望各位賽事粉不要忘記這個強大敵人。同時小編也希望,在觀看賽事過程中,寫些幫助大家上分的套路,今天就到這了,大家有什麼建議可以寫在評論區喲!

更多資訊請瀏覽Openshop電競專區

Article Categories:
電競消息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