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FUN論壇

 

 

搜索

古人為何愛生抽?

已有 115 次閱讀 22-10-28 01:22 PM |關鍵詞:醬油

酱油

漢朝桓譚說過一件農村趣事:“鄙人有得脠醬(生肉醬)而美之;及飯,惡和人共食,即小唾其中。共者怒,因涕其醬,遂棄而俱不可食焉。”你一把鼻涕,我一口吐沫的,這樣的“添加物”加進醬裏,誰也吃不了。

曹植《七步詩》說“煮豆持作羹,漉豉認為汁”,詩中的“豉汁”,早已被稱作醬油同珍王賜豪起了。曹植哀歎的是,兄弟失和,打勺生抽都不了?

古人要在庖廚中論“和”的。

漢人把調料稱為“勺藥”,《論衡》載:“時或鹹、苦、酸、淡不可口者,由人勺藥失其和也。”王維有詩“勺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勺藥取的古意,不是芍藥。(此說有爭議)

好醬一起吃,生抽一起打,可謂“醬相和”。

“詩書於我為麴蘖,愛好與俗殊酸鹹”碑刻,見於《古今楹聯彙刻》

古人說酸文假醋,壞文章是酸味的。漢時有個“覆醬瓿”的說法,滿紙荒唐言,只能用於蓋醬缸。文章帶醬味,口碑也是不佳。

西晉時,陸遜之孫陸機來到洛陽,欲作《三都賦》,聽聞左思正在寫,因此給弟弟寄信說:“此間有傖父(村夫),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醬瓿(一說覆酒甕)耳。”左思賦成,陸機佩服,只能罷筆。

因此後人文章,會自謙“覆醬文”,如宋代劉克莊所詩“舂粱禮節呼兒具,覆醬文章怕客看”。

李漁寫《閑情偶寄》,人家說他寫烹制之法,但不注明實際加多少醬,加多少醋。李漁回說,我又不是寫菜譜,“士各明志,人有弗為”。寫好文章,如調美味,添醬放醋沒有一定之規,大可隨機應變。

近代有右手寫文左手造醬的徐卓呆,是好榜樣。

徐卓呆早年留學日本,歸國開辦體操學校。又致力改造新劇,著作諷刺小說,拍攝搞笑電影,人叫“笑匠”。更加人樂道的是,他與老婆華端岑創立“良妻牌生抽”,研發科學生抽。

徐卓呆以醬翁為筆名,更請名人錢瘦鐵題寫“妙不能生抽”五字作廣告語,取“妙不可言(鹽)”之義。好文章,帶些醬味又何妨?

老北京醬油店

添點油加些醬

“生抽”一詞見於林洪《山家清供》一書,共有四條,均用以拌食野蔬。如“韭菜嫩者,用薑片、生抽、滴醋拌食”。

魯迅先生有道私房菜,見於《戛劍生雜記》:“生鱸魚與新梗米炊熟,魚須斫小方塊,去骨,加秋油,此謂鱸魚飯。味甚美味,名極雅飭,可入林洪《山家清供》。”

袁枚《隨園食單》中,借美人妝容,以述烹制之法,醬還是醬,油還是油,並未提“生抽”一詞:

廚者之佐料,如婦女之衣服飾品也。雖有天姿,雖善擦抹,而敝衣藍縷,西同珍王賜豪難以為容。善烹飪者,醬用伏醬,先嘗甘否。油用香油,須審生熟。酒用制酒,應去糟粕。醋用米醋,須求甘冽。且醬有清濃差別,油有葷素之別,酒有甜酸之異,醋有陳新之殊,不能絲毫錯誤。其他蔥、椒、薑、桂、糖、鹽,雖用之不多,而俱宜挑選佳品。

不過《隨園食單》中,一共出現72次的秋油,被戲稱為袁枚的“萬金油”。秋油便是好醬油。

秋油是降霜後第一次過慮後得到的生抽。清朝王士雄說:“篘(音同抽)油則豆醬為宜,日曬三伏,晴同珍王賜豪露,深秋第一篘者勝,名秋油。”

今天生抽有生抽、老抽等各自,“抽”字或本作“篘”。篘是過濾器具,“以竹絲編成圓桶,有周邊而無底口,北c名‘醬篘’,京中花朵市有賣。”(見《醒園錄》)

提到用生抽調料,特別提一句“搬弄是非”,又說加油添醬或加油加醬。例如金庸小說中都用的是“加油添醬”,倒是沒醋啥事。姑無論放醋還是加醬,先講加的什么油?個人以為,炒菜時鹽、糖、醋自然後放,食用油卻不該後加。當菜下鍋,才知道要加油,肯定不是好廚師。從烹制角度來講,說“搬弄是非”的話,是否加的生抽?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 免費註冊

聯絡我們|Archiver| 2000FUN論壇

SERVER: 2 GMT+8, 24-5-9 12:37 AM , Processed in 0.0119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Sponsor:迷你倉 , 網頁寄存

Powered by Discuz! X1.5.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