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幾乎成了所有投資人茶餘飯後的話題。究竟是什麼力量,驅動了這股驚人的漲勢?為什麼黃金的價格走勢,不像石油或天然氣一樣,而是更像曼哈頓的高級房地產?高盛的一份深度報告,揭示了黃金市場鮮為人知的運作邏輯,也為我們重新審視手中的黃金資產提供了全新視角。
黃金的「房產思維」:誰在主導價格?
高盛的分析師指出,黃金的價格漲跌,不像一般商品那樣由供需決定,而是取決於誰更願意「持有」它。想像一下曼哈頓的黃金地段,公寓數量固定且稀少,每年新建的數量微乎其微。真正影響房價的,是那些「邊際買家」的身份。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黃金。目前全球已開採出的黃金約有22萬公噸,其中大部分仍以金塊、首飾或各國央行儲備的形式存在。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僅占現有庫存的1%左右。因此,黃金不像會被消耗掉的石油,它只是在不斷地「轉換所有權」和「重新定價」。
高盛將黃金買家分為兩大類:
信念型買家: 這類買家對黃金有著堅定的信念,不論價格高低都願意買入,他們是真正的「趨勢引領者」。這類買家包括各國中央銀行、大型ETF基金以及長期看好黃金的投機者。
機會型買家: 這類買家通常是新興市場的家庭,他們只會在「價格合適」時才介入市場。當市場拋售時,他們會趁機逢低買入,為金價提供一個「地板價」,防止價格崩盤。
正是這兩類買家資金的流向,共同解釋了黃金價格高達70%的月度波動。這意味著,如果你想預測金價走向,與其緊盯每日供需數據,不如關注這些「堅定買家」的動向。
重新思考你的黃金資產
這份報告不僅解釋了黃金價格為何飆漲,更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黃金是一種獨特的資產,它的價值不僅體現在避險功能上,更在於其稀缺性與不可再生性。它不會被使用,只會被持有。
因此,如果你手中持有 K 金首飾、金條或其他黃金製品,現在可能是重新審視其價值的絕佳時機。由於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你手中的黃金資產價值也隨之水漲船高。這使得過去那些壓箱底、不再配戴的黃金飾品,如今也能帶來可觀的現金價值。
無論是基於資產配置的考量,或是單純想將閒置的K金飾品變現,現在都是個好時機。這也讓到府收購K金的服務變得更具吸引力,你無須東奔西跑,就能將手中的 K 金以最即時的價格轉換成現金。
未來展望:黃金會繼續發光嗎?
高盛預測,隨著「信念型買家」的持續買入,黃金的價格仍有巨大的上漲空間。他們預計,到2025年底,現貨黃金價格將達到每盎司3700美元,並在2026年中期達到4000美元。